主題訪談[二]:學雷鋒要常態(tài)化 走進城市常駐高校
發(fā)表時間:2012-03-06   來源:中國文明網綜合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在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發(fā)展文化產業(yè),鼓勵廣大政協(xié)委員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建設、道德建設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本網就此對話兩會代表、委員,推出主題訪談專題,敬請關注。                             

 

 

   唐志國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遼陽市委書記

 

   城市不僅要有經濟支柱,更要有精神之魂,文化之魂。

   把學雷鋒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重要手段,使雷鋒精神成為市民共同意志,成為遼陽的城市精神坐標和價值體現。

   遼陽不僅有雷鋒紀念館,更有四支雷鋒隊伍。以15位雷鋒戰(zhàn)友組成的雷鋒事跡報告隊伍;以雷鋒工友為主體的全市學雷鋒先進事跡宣講隊伍;以理論專家為骨干的學雷鋒講師隊伍;以多種形式宣傳雷鋒事跡,創(chuàng)作歌曲、小說、詩歌、話劇和舞蹈。[詳細]

 

   雷鋒精神納入城市精神,學雷鋒在日積月累中成為習慣。

   “雷鋒對遼陽有深厚的感情,他親切地稱遼陽是第二故鄉(xiāng)?!碧浦緡嬖V記者,把學雷鋒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使雷鋒精神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成為遼陽這座城市的精神坐標和價值體現。
  借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東風,遼陽建成了全國第四個雷鋒紀念館。擴建后的紀念館建筑面積4780平方米,比擴建前增加一倍多。館藏文物1476件,比擴建前增加505件。唐志國介紹說,遼陽雷鋒紀念館有四個突出特點:一是突出展示了工人形象的雷鋒。二是展示了雷鋒在遼陽當工人期間的先進事跡和留下的20篇廣為流傳的日記。三是展示了遼陽是雷鋒的入伍地,是雷鋒的第二故鄉(xiāng)。四是雷鋒同當代雷鋒郭明義曾是同一企業(yè)的職工,紀念館把兩代雷鋒的事跡同館展示。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全市開展了不間斷的學雷鋒活動?!碧浦緡榻B,雷鋒在遼陽的工友和戰(zhàn)友還有39人,是傳播雷鋒精神的寶貴財富。為此,我們組織了四支隊伍常年從事學雷鋒活動。一是以15位雷鋒戰(zhàn)友組成的雷鋒事跡報告隊伍;二是以雷鋒工友為主體的全市學雷鋒先進事跡宣講隊伍;三是以理論專家為骨干的學雷鋒講師隊伍;四是創(chuàng)作了一批歌曲、小說、詩歌、話劇和舞蹈,以多種形式宣傳雷鋒事跡。(記者 畢玉才)

 

 

   馬德秀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推動學雷鋒常態(tài)化,要讓雷鋒常駐和扎根高校校園。

   首先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有濃厚的氛圍,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中,雷鋒精神就能脫穎而出,成為青年大學生的自覺追求和主流價值。其次創(chuàng)造富有生命力的載體。如雷鋒車、網絡微博招領平臺等。再次,構建保障和激勵體系。讓學雷鋒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得到肯定和認同,讓每一項公益行為都有尊嚴、受尊重,學雷鋒的群體就會越來越龐大,踐行雷鋒精神就會逐步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詳細]

 

  高校學生是學雷鋒的生力軍,是雷鋒精神世代傳承的希望。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代表在接受采訪時說,推動學雷鋒常態(tài)化,讓雷鋒常駐和扎根高校校園,需要重點把握三個要素:
  其一,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很多青年大學生內心深處有樸素的幫助他人、助人為樂的動機和想法,但也需要周圍人的理解和認同。如果有濃厚的氛圍,在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中,雷鋒精神就能脫穎而出,成為青年大學生的自覺追求和主流價值。
  其二,是創(chuàng)造富有生命力的載體。具有生命力的載體需要“自下而上”去挖掘,是否貼近需求、貼近實際是生命力的重要特征;在此前提下,再“自上而下”地去推動、去完善、去固化。通過前期在同學群體中的調研和建議征集,交大正推出兩個載體:第一是“雷鋒車”。目前不少高校建有新校區(qū),校區(qū)之間、校園內便利的交通出行一直是學生的現實需求。第二個載體是“朝失夕拾”平臺。校園內近五萬名師生員工,總會有人遺失錢包、電腦和其他物品。學生志愿者準備通過微博建立網絡平臺,在校園內設立統(tǒng)一的失物招領點。
  其三,是構建保障和激勵體系。我們相信每位青年大學生都有學雷鋒、做雷鋒的意愿和行為,但不能奢求人人都是“活雷鋒”。構建必要的保障和激勵體系,讓學雷鋒的每個人、每件事都得到肯定和認同,讓每一項公益行為都有尊嚴、受尊重,學雷鋒的群體就會越來越龐大,踐行雷鋒精神就會逐步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去年年底,我們推出了幫困育人的動態(tài)捐贈平臺“綠色愛心屋”,每一位捐助錢物的老師、同學都能在網絡平臺上實時查詢自己的捐贈記錄,并看到受捐者的感謝和心聲,讓每一次捐贈行為都能得到感動,感到溫暖。(記者 曹繼軍)

 

 2012兩會主題訪談第一期:城市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蘇南京市政協(xié)主席繆合林: 

   要實現城市的發(fā)展,首先要促進城市文化的發(fā)展。

   促進城市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就是要在復制傳承的基礎上,尋求對文化基因的再造;突破文化體制機制,讓有形和無形的文化資源配置走市場化之路,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之路。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鼓勵文化原創(chuàng),營造創(chuàng)新文化,引領城市向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二是保護城市遺產,營造城市發(fā)展特色,引領城市向個性發(fā)展轉型;三是振興文化產業(yè),優(yōu)化城市產業(yè)結構,引領城市向多元發(fā)展轉型。

                                  ——《文化引領城市發(fā)展》

 

 

 

 

 

責任編輯:張智萍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