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的大動脈,承載著城市發(fā)展的方向,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xiàn)。自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開展以來,重慶市合川區(qū)堅持為民利民惠民,全民共創(chuàng)、全民共享,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策劃實施“暢通城市內循環(huán)”項目,打造內暢、智慧、文明的交通環(huán)境,牽住交通路口“牛鼻子”,不斷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能力,整體路網平均速度提高9.8%,通行時間縮短22.7%,高峰持續(xù)時間減少19.5%,城區(qū)交通路口及周邊區(qū)域事故發(fā)生率降低70%,市民對交通出行滿意度從2018年的80.6%提升到2020年的96.4%。
一、疏通毛細血管,打造暢通路口
以交通微循環(huán)和道路改造為突破口,疏通城區(qū)主次干道之間的“毛細血管”,讓城市交通能夠健康循環(huán)。一是清除路口阻點。不斷清除交通梗阻點,促進交通微循環(huán)。對國道212線新客運中心段、合肖路江潤段等13個路口進行拓寬改造,對草廳巷等14條背街小巷按照“平、凈、齊、綠、亮、美”的標準進行升級打造,新增停車場3處,智慧停車一期1200個車位投用,道路的承載能力和通行效率大幅提高。二是打通路口斷點。加大市政道路建設投入,以打通斷頭路為“點”,連通城區(qū)主次干道為“線”,暢通城市交通脈絡。打通學府路延伸段、新風路等5條斷頭路,暢通學府路與涪濱路、希爾安大道與南園路等處的連接通道。建成涪江四橋右側匝道,連通涪濱路。三是疏通路口堵點。在人車流量較大的雙控路口設置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橋,切實解決人車混行問題,新建下什字、東渡大橋西側、城北寶龍3處人行天橋,新建財富廣場、客運中心2處地下通道,實現(xiàn)人車分流。在義烏大道、合陽大道汽摩中心等4個路口設置交通環(huán)島。建設白鹿山立交橋,新增3條匝道,徹底改善該片交通環(huán)境。
二、運用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路口
依托智能交通系統(tǒng),做好深度運用的文章,對各路口實行智慧、精細管理。一是交通配時優(yōu)化。對部分易堵路口實施交通信號燈自適應改造,區(qū)分高峰、平峰時段調整信號燈配時方案,完成希爾安大道、合陽大道、書院路等主干道路交通信號“綠波”協(xié)調控制。二是交通設施人性化。針對部分路口過街行人較少、右轉車流量大的問題,將44個路口交通信號“箭頭燈”換為“圓盤燈”,補建、新建21處路口交通信號燈及電子警察,安裝168套一體式人行信號燈,通過LED字幕及語音對過街行人進行交通安全提示,在城區(qū)人行橫道線前方配套設置機動車禮讓行人標志和路面提示文字1056組,增設68處違停自動抓拍設備。三是重點路口渠化。對25處交通秩序混亂、事故多發(fā)的平交路口進行改造,施劃導流線330平方米,增設行人過街安全島22個,科學渠化路口13處。同時,設置人行道路隔離欄9800米,車行道路隔離欄5860米,車輛和行人的通行秩序更加規(guī)范。
三、勸導執(zhí)法結合,打造文明路口
全方位“立體式”勸導、管理,促進全社會增強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意識。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400余人,上下班高峰期在城區(qū)28個路口開展“禮讓斑馬線”志愿服務活動,打造文明示范路口6個。開展“雷鋒的士·文明出行”活動,對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等交通運輸從業(yè)人員開展文明駕駛宣傳教育活動,引領行業(yè)文明。二是加大執(zhí)法力度。依托交警支隊監(jiān)控指揮中心,設置交通管理民警崗,通過交通監(jiān)控視頻巡查、路面警力巡邏發(fā)現(xiàn)、市民輿情反映等方式,確保對城區(qū)交通設施狀況的實時掌控,及時發(fā)現(xiàn)并整改。以校園周邊、城市商圈等重點區(qū)域為中心,開展“文明交通行為綜合治理”“三車整治”等專項行動,對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在24個“燈控”路口設置流動交通違法勸導學習點,處罰交通違法行為2.1萬起,其中628名違法當事人現(xiàn)場體驗維護交通秩序,抄寫交通法律法規(guī)。三是加大曝光力度。新建2處人流密集大型路口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tǒng),通過文字、語音及視頻、圖片對過街行人進行交通安全警示提示。推出“紅燈記·文明行”24期,通過全媒體對行人、機動車亂闖紅燈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曝光。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推送不文明交通行為90余條。
交通路口提質是合川區(qū)文明城區(qū)創(chuàng)建成果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合川區(qū)通過精準實施重點項目,不斷補齊城市“短板”,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斷提質,公共服務水平更加優(yōu)化,群眾生活更加便利,不斷推進人民滿意城市建設。(重慶市合川區(qū)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