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讀別字不是小事
發(fā)表時間:2014-04-25   來源:人民日報

  ■科研人員的“不識字”,暴露了部分科技工作者基本人文素養(yǎng)的欠缺,而惟有文理兼?zhèn)?,才能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參加一些學術(shù)研討會時,筆者時常聽到一些錯別字,例如將殫精竭慮念成“蟬”精竭慮,把瞠目結(jié)舌念成“堂”目結(jié)舌,把放射性元素钚的“钚”念成“環(huán)”,等等。這些低級錯誤,對嚴肅的學術(shù)討論來說,真是大煞風景。

  有人會當場更正這些錯別字,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在后者看來,術(shù)業(yè)有專攻,科學家專注于科研、學術(shù),只要做出本領(lǐng)域的成果,小小幾個錯別字又不影響表達,更不會阻礙科學研究,何必太在意。何況,社會上寫錯字、讀別字的現(xiàn)象也不少,為何要苛求科技界?

  乍一聽,這番解釋似乎有幾分道理,可往細處想,其實不然。不起眼的錯別字,折射的問題并不“小”。

  一方面,科學研究的過程,需要嚴謹扎實的作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無論是一線的科研人員,還是科研輔助和保障人員,科研工作中都要一絲不茍,來不得半點馬虎。文字中輕易放過幾個錯別字,顯然并不是科學工作者該有的心態(tài)。漏掉幾個錯別字而不及時糾正,長此以往,這種心態(tài)難免就侵蝕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甚至危及科學精神,尤其不利于青年科學人才的成長。

  另一方面,科研人員“不識字”的現(xiàn)象存在,也暴露了部分科技工作者基本人文素養(yǎng)的欠缺。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猶如社會進步的兩條腿,任何一條腿變短了,都會造成跛行甚至原地打轉(zhuǎn)。我們并不奢求每位科學工作者都成為詩人、畫家,但事實證明,惟有文理兼?zhèn)?,才能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著名的“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氣象學家竺可楨,數(shù)學大家蘇步青,遙感專家陳述彭等老一輩科學家,都能為文賦詩,文采飛揚,人文素養(yǎng)極高。而在許多科學家的自述中,都提及文化修養(yǎng)、藝術(shù)愛好,是他們能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成因之一。

  導(dǎo)致一些科學家“不識字”的原因很多,比如個人的偏好,比如學校教育中的文理分科。尤其是后者,應(yīng)該說,文理分科為迅速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滿足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建設(shè)對大量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如今,這種培養(yǎng)模式造成的弊端開始顯現(xiàn),理科生人文素養(yǎng)偏低,文科生科學素養(yǎng)缺乏,兩種背景的人才已經(jīng)不能滿足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科技工作者是建設(shè)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主力軍,受到社會的廣泛尊重??萍冀绺鼞?yīng)該拒絕錯別字,用嚴慎細實的傳統(tǒng)作風為社會帶個頭。科學界也應(yīng)該行動起來,重視人文科學在自然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多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人文知識進修培訓的機會。長遠看,也有必要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適當調(diào)整教育體制和模式,讓從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另一種美。 (苗文新)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路 弘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97719&encoding=UTF-8&data=ABz09wAAAAcAAE5cAAAAAQAe56eR5a2m5a626K-75Yir5a2X5LiN5piv5bCP5LqLAAAAAAAAAAAAAAAuMCwCFDXHrY3nnfGYDuRRIlVIYWbZvERMAhRvUxX_NV21Rso-L8p_pFpGTIIke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97719&encoding=UTF-8&data=ABz09wAAAAcAAE5cAAAAAQAe56eR5a2m5a626K-75Yir5a2X5LiN5piv5bCP5LqLAAAAAAAAAAAAAAAvMC0CFQCAl6OAHK-P6Vtpf4vNOIWGZNXFTwIUd0rWWFzI13TVVwk9Xr1D15Hg--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