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網友在北京姚家園路上拍到這樣一幕:一個騎行族老外堅持不讓一輛竄進自行車道的小轎車通過,甚至把自行車橫在小轎車前。(11月16日《新京報》) 老外用自行車堵住竄進自行車道的小轎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交通協(xié)管員,呵護著自行車道,為自行車爭權,我們除了對老外的這一舉動點贊,還該反思。 是誰將轎車開上自行車道?是國人自己,還是老外,具體是哪一位,我們也許不必用人肉搜索去刨根問底。但是,看到這樣的情景,每個開車的人該捫心自問——是否將車開上過自行車道,是否貪圖一時之快將車駛上了高速的應急車道?如無,自當心安理得;若有,無須嘲笑他人被老外拉住,當將之作為警示而改之。 老外攔車,攔的是一些人不守交通規(guī)則的陋習,攔的是一些人只圖自己小利而無視公眾權益的小惡,攔出了一份較真,攔出了一份可貴。 習慣于不遵守規(guī)矩,必容易釀出大的禍害。對之,既要個人的自我反省,需要個人文明的進步,時刻把安全掛在心頭,顧及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涩F實是紛繁蕪雜的,總難順遂人心。無論是交通,還是其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需要制度的約束,要用他律來維護正常的秩序。對此,專門的執(zhí)法人員要承擔執(zhí)行制度的責任。照此,轎車駛上自行車道,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交警當給予懲戒??僧斀痪瘓?zhí)法留有空白之地,則需要人們用自己的公益心去糾正一些人的錯誤行為——如老外攔車。我們需要一顆公益心。 懷有一顆公益心,為自律增加砝碼,便多些“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生動故事;懷有一顆公益心,為秩序護航,糾正他人的錯誤會更加理直氣壯;懷有一顆公益心,樂意為公益而較真,那份較真倍覺可愛。有顆公益心叫“老外攔車”,對著照照,我們還缺點什么? (王玉初)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別讓“呲必中國”成為下意識習慣
已是最后一篇
-
別讓“呲必中國”成為下意識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