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此言原本針對的是天文歷法中的主觀命名與客觀實際對象的關系。在《思問錄·外篇》,王夫之針對中國古代天文中的度、次概念與實際天象的關系說道:“天無度,人以太陽一日所行之舍為之度。天無次,人以月建之域為之次。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從其實?!本褪钦f,就自然的天而言,沒有度與次之名,度、次之名僅僅是人為了認識天象的方便,把太陽每一天行走所停下來的地方叫作一度,一共360度,把周天分為12等分,而一年有十二個月,故每月為一次。這實際上是中國古人在地心說的立場上劃分天體運動所得出的兩個概念,因此,要真正理解實際的天象與節(jié)候,就不能受度、次之名的束縛,而要去考察實際的節(jié)候變化,故王夫之又說:“名從實起,次隨建轉?!?/font>
名實問題,在先秦時期有非常深入的討論。簡潔地講,在名實二者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上,先秦有儒家、法家的“循名責實”的思路,也有墨家“取實予名”的思路。王夫之在此問題上堅持的是一條“取實予名”的路線,即名隨實起。但在名實的作用、功能問題上,王夫之堅持的是名實互為作用的辯證思想。在《知性論》一文中,他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當我們遇到一個客觀對象而不能給對象一個恰當?shù)拿?,對這個對象本身而言沒有關系,它還是真實地存在著,但對人而言,如果沒有恰當?shù)拿Q,人們就無法通過語言去談論它,進而也就無法進一步地去認識它、研究它。不過,王夫之最終強調的還是“實”的第一性,告誡人們不要為名所惑。他認為,當為名所惑時,學問與思考都可能步入邪途,而不能獲得真理性的認識:“斯問而益疑,學而益僻,思而益甚其狂惑,以其名加諸迥異之體,枝辭日興,愈離其本。”這就引出了我們如何認識真實世界的認識論問題了。
“實事求是”的命題是漢代河間獻王提出來的,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使用這句話,其基本的意思是做事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客觀的事實出發(fā),而不能憑主觀想象或抽象的邏輯推理。實事,就是具體的事實,求是即探求事實之中或事實背后所包含的法則、規(guī)律,上升到語言的表達層面,形成判斷與命題后就成為真理。作為自然科學研究對象的客觀事實,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在自然的客觀事實中尋找事物的法則而形成的自然科學真理,具有更大的、更長久的普遍性。但作為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客觀社會事實,就不像自然事實那么穩(wěn)定,也不是那么簡潔明了。如果在面對這類事實時,我們僅抱持固有的名詞,采取“循名責實”的認知路線,就有可能犯抱殘守缺、唯名主義的錯誤。
因此,就“民主”之名而言,古希臘的“民主”固然不能成為現(xiàn)代社會各國“民主”政治的典范,18世紀啟蒙思想家所設計的“民主”政治模式也不能窮盡“民主”之名的豐富內涵,今天美國的民主政治形式既不能成為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金科玉律,也不能視之為“民主”之名的標準答案?!懊裰鳌奔仁且粋€現(xiàn)成的社會政治事實,也是一個尚未完成的、有待發(fā)展的社會理想。“民主”之名不是大自然所產生的一個具有確定不移內容的東西,而是一個需要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不斷加以豐富、發(fā)展的理想觀念。如果僅僅用18世紀啟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之名,或者現(xiàn)在美國人理解的“民主”之名,來規(guī)定、要求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之實,我們就會背離“實事求是”的基本原理,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就會犯教條主義、唯名主義的錯誤。
民主政治的“實事”,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事件。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社會歷史事件,需要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社會歷史過程中不斷加以豐富、充實,并予以理論上的總結,不可能簡單地用一個固定的“民主”之名加以固化與規(guī)定。而在此政治實踐的領域里貫徹“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就必須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與鮮活生活當中,去探索、總結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法則與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循名責實”和“取實予名”的雙向、動態(tài)過程中,實現(xiàn)名實相符,而不可能一勞永逸。而就社會主義“民主”之名而言,我們不僅要吸收現(xiàn)有一切民主制度的合理內涵,更重要的是在真實而具體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中,豐富、發(fā)展“民主”觀念的內涵,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吳根友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