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編寫的有關吳地歷史文化的著作汗牛充棟,粗略計算就有上百種,但就單純的吳文化現(xiàn)象和吳文化積累而言,這些著作的描述大多過于籠統(tǒng),或者過于單一,很難真正展示出吳地文化的全部面貌。
《吳中文庫》叢書分為名賢、名勝、名產、民俗、文物、工藝、詩文和影像八個方面,對吳中的歷史文化變遷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真實的展示,無論從涵蓋的廣度還是深度,均堪稱吳地歷史文化之集大成。從八個方面編纂,既符合吳中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脈絡和基本面貌,還較好地避免了內容敘述上的交叉重復,達到了每一選題既獨立成書,又相互關聯(lián)。
創(chuàng)新,不僅僅適應于政治經濟領域,社會歷史文化的編纂也需要創(chuàng)新。從社會的進化而言,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和書寫特征。《吳中文庫》試圖用當代審美視角審視歷史文化,用現(xiàn)代人的表達方式述說歷史故事和文化現(xiàn)象,在行文上大膽地采用了散文化語言,把思想觀念和感情融于敘述中間。
我國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傳統(tǒng)文化遭遺落、人文精神日益流失等諸多社會壓力。由此,尊重歷史、尊重傳統(tǒng)文化、尊重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弘揚、傳承和保護好我們先祖留下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讓我們的后代記住“鄉(xiāng)愁”,繼承傳統(tǒng),意義重大。就這一層面而言,《吳中文庫》編纂出版的價值和意義,不僅僅表現(xiàn)在系統(tǒng)、全面、真實地記錄吳地歷史文化與風物風貌,同時還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整理和出版乃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修復保護,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推進全民閱讀和傳統(tǒng)文化普及
作者:鳳凰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姜小青
過去人們對于地方文化類的叢書總是泛泛了解,很少有深入的體會。這其中反映出兩個突出問題,一是作品缺乏時代性,和當代人的閱讀習慣脫鉤;二是文史類的古籍在載體上不易被一般民眾所接觸,這直接導致書籍的普及性和傳播力度大打折扣。
縱觀《吳中文庫》,可以說,其內容之豐富、編纂之特色、形式之精美,是同類出版物之上品。在確保文庫精品化的過程中,有三點值得總結,即精心策劃、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具體地說,從選題策劃、內容選取、編纂體例、作者遴選、裝幀形式、印廠認定、工作機制等看,無不體現(xiàn)“精心”。
《吳中文庫》雖然堅持利用古籍,但不依賴古籍,讓前人的智慧為己用,在此基礎上開展田野調查,讓這套叢書既可信也可讀又很美。在圖書的裝幀設計上,運用了大量的圖片,視覺沖擊力較強,也便于現(xiàn)代閱讀與理解。
《吳中文庫》跨越紙質文本的傳統(tǒng),引進情景出版理念,出版了電子影像多媒體圖書兩冊,再現(xiàn)吳中美麗風光及珍藏文獻,使文本跳出文字,可視可聽,展現(xiàn)當代出版載體的新形式,讀者通過二維碼掃一掃就能方便閱讀,這在江蘇省同類出版物中,尚屬首次。
解讀吳中文化的個性特征,透析吳中文化的人文精神,傳揚吳中山水之美、人文之韻、精神之魂,是當前建設文化江蘇的一個重要單元和標識?!秴侵形膸臁肥菂侵形幕ㄔO的鴻篇巨作,必將成為江蘇地方文化建設的精品力作。
地方作家反哺本土的杰作
作者: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 汪政
從以地方為寫作對象的寫作者與地方的關系來看,其寫作方式可分為兩種,即他者的書寫與自者的書寫,而自者的書寫又可分為“離鄉(xiāng)”式寫作、“返鄉(xiāng)”式寫作與“在鄉(xiāng)”式寫作。從《吳中文庫》目前的寫作者身份看,以自者的書寫為主,而且大都是“在鄉(xiāng)”式的書寫,即寫作者大部分就是蘇州或吳中區(qū)的作者。“在鄉(xiāng)”式寫作不是說他們沒有離開地方,而是在于他們的寫作與地方的關系,以及他們寫作的題材、寫作的趣味。
參與《吳中文庫》的作者不少都是這個地區(qū)的純文學作家,過去,他們的寫作是“向上”的,也就是說,他們雖然在地方,但他們的寫作卻是在試圖超越地方,要得到地方以外的“文學界”的認可,在文化、寫作方式、寫作趣味與審美選擇上都以這個追求為標準。但這次的吳中知識寫作不一樣,他們回歸到地方,他們在為地方立傳,也是在為自己寫作。
從他們這次書寫的作品來看,整體上是以地方為內容,以地方文化精神為寫作的價值取向。內容與價值取向又影響到他們的寫作形式與寫作風格,比如文體與語言,比如內在的吳文化的審美意味。我確實在這些作者身上看到了他們另一種風姿與可能性。所以,《吳中文庫》這次是以一個項目帶出了一支隊伍,或者說,以一次寫作開發(fā)或激發(fā)出了地方知識生產者的文化自覺。這不但使地方擁有了強大的文化生產力,更是一種展示、一種示范。它會鼓勵、引導更多的寫作者加入到地方性寫作中,從而使地方文化的生產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了解吳中人文性格的“活化石”
作者: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丁帆
吳中依仗太湖之美形成了它獨特的自然景觀,但是我以為,天造地設的東西可以養(yǎng)育一方人的文化性格,卻不能展現(xiàn)出地域文化性格中那種獨有的創(chuàng)造性特征。在我看來,蘇州人做事的精細是天下無雙的:蘇州的園林乃中國園林的登峰之作,蘇州的玉雕、木雕、家具、石刻、構駕、刺繡,乃至蘇州的美食……其做工,皆可以二字概括之:精細。
在《吳中文庫》中,除了展現(xiàn)自然之美的《洞庭兩山一水間》《蘇臺煙云石湖月》《胥口放舟到鄧尉》《覓勝吳淞向甪直》等書外,都能在《吳中古跡》《吳中遺珍》《香山構駕》《雕鏤凝章》《藝奪天工》《百工呈奇》《錦繡鋪舒》《吳中食話》等文章中,尋覓到精細制作的文化蹤跡。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文化現(xiàn)象是,這一套叢書中,一種分上下兩卷的《風俗里的吳中》所描述的一部地緣風俗史,足以讓我們把握住蘇州民俗文化的脈絡,為我們了解吳中人文性格提供了社會意義上的一枚“活化石”。
創(chuàng)新地方文化傳承路徑
作者: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蘇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王堯
蘇州民間的一些習俗和文化結構在發(fā)生改變,蘇州文化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包括節(jié)日、飲食等,和外來文化不斷融合,都在發(fā)生變化,甚至產生顛覆性的變化。這可能會造成區(qū)域性文化不斷地壓縮、消失和改變,我們就失去了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種脈絡的感覺。通過《吳中文庫》至少讓我們能夠從字面上了解到蘇州擁有怎樣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本源是什么,是什么塑造了我們,從文化意義上來講,《吳中文庫》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結構發(fā)生變化的時候,一個地方的地方文化、區(qū)域文化和地方志史,對一個地方的發(fā)展尤其顯得重要。要重新整理、研究、敘述,這本身就是一種傳承,而且也是一種提醒。我們現(xiàn)在的文化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我們如何來創(chuàng)新當下的文化?如果只有舊文化沒有新文化的發(fā)展,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也是難以維持的。當然,傳承首先要回歸傳承,然后才能夠發(fā)展,這個過程是相當漫長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這套書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如何來做好自己的文化建設。
吳中區(qū)能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把文化建設當作重頭戲,大手筆投入編寫這套文庫,體現(xiàn)了吳中區(qū)的“文化自覺”。同時,這套文庫是一本很好的鄉(xiāng)土教材,可以做一個講本,要大力推廣這套書,因為《吳中文庫》不僅是吳中的,也是屬于整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
文化關懷鑄就生產力
作者: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 徐雁
在中國儒家文化的語境中,由愛惜生命即珍重自身而愛家,由愛家而愛家鄉(xiāng)故土,由愛故鄉(xiāng)而愛國家、愛民族,乃至愛整個人類的家園地球和地球的主人——人類,這一切連鎖的仁愛情懷,都是以鄉(xiāng)邦文化作為發(fā)端的。因此,主動積極地搜集、保藏和研究地方文獻和區(qū)域文化史,從來都是歷代藏書家和人文學者的先知先覺行為。他們或節(jié)衣縮食,或風晨雨夕,或苦寒酷暑,念茲為茲,孜孜以求,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地方歷史文化的記憶?!秴侵形膸臁返木幹霭妫沁@樣的歷史長鏈中難能可貴的一環(huán)。
正如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范小青在《吳中文庫》總序言中所指出的:“吳中文明……崇文重教,人文化洽,這是吳中代代相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進入21世紀的今天,更應該將前人留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傳承下去?!边@應該正是《吳中文庫》問世的終極文化關懷。
應多發(fā)表系列書評和導讀文章,讓好書得到最好的傳播,讓它們?yōu)槿f戶千家所認同,早日形成認知、愛護、珍惜、傳承和發(fā)展吳中文化的共識和合力,讓吳中文化軟實力不斷地轉化為吳中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的強大生產力。
新時代需要“工匠精神”
作者: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李超德
《吳中文庫》的出版,順應了當下傳統(tǒng)工藝文化發(fā)展和非遺保護工作的要求。不久前,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在文化部召開的有關會議上,就非遺保護工作征求意見時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非遺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鞏固搶救保護成果,提高保護傳承水平。樹立讓非遺走進現(xiàn)代生活的理念,以及傳統(tǒng)手工藝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態(tài)保護理念,從而將振興傳統(tǒng)工藝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從《錦繡鋪舒》《雕鏤凝章》《百工呈奇》,到《藝奪天工》《香山構駕》,乃至吳中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的《吳中遺珍》,《吳中文庫》以廣闊的歷史為線索、浩瀚的文獻為考據(jù)、豐富的實物為例證,從古至今,對于吳中大地的工藝歷史、掌故、人物、技藝、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與梳理。特別是從香山建筑、石雕、佛像雕刻、太湖木船,到明式家具、工藝織繡、書畫裝裱、紅木雕刻、澄泥硯雕、古銅器,以及竹、木、牙雕,乃至小小的核雕,都進行了深入研究。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專家指出其核心是專業(yè)主義,追求極致。工匠精神不是舶來品,盡管很多人愛舉德國機器、蘋果公司和瑞士鐘表的例子。蘇州就有悠久的手工藝傳統(tǒng),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吳中文庫》中有關工藝類著作的研究與描述,體會從古至今手工藝生產者對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以及手工藝匠人們以他們從容獨立、摒棄浮躁、踏實勤奮、精工細作的工作態(tài)度所奉行的“匠人之道”。歷經幾千年鑄就的“工匠精神”與“匠人之道”是一種情懷、一種執(zhí)著、一份堅守、一份責任,而這種情懷、執(zhí)著、堅守、責任正是這個時代所或缺與需要的。
《吳中文庫》的出版,直觀來說是對于過去工藝文化傳統(tǒng)的總結。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僅僅以獲得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的稱號而自豪,應該有更大一點的志向,推動設計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推動創(chuàng)意產業(yè)鏈的大發(fā)展、推動整體國民經濟的前行,并將其真正轉化為新經濟的引擎。通過《吳中文庫》的出版,對手工藝和民間藝術研究,進一步消化傳統(tǒng)工藝精神,并把它放到一個寬闊的視野,以民間藝術的發(fā)展來推動工業(yè)產品以及經濟的發(fā)展,這是這套文庫出版的更大的助推作用。
推動吳中文化和海上文化的比較研究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研究員 陳子善
“山水蘇州,人文吳中”,以姑蘇為中心的“吳中”不僅以山水秀美聞名于世,更以人文深厚彪炳于史。在我看來,《吳中文庫》正是以“文庫”這種大型叢書的形式,或著述或編纂,以文字記載吳中地區(qū)自古至今的人文傳承。
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就文字層面而言,影印珍稀古籍,化一成萬是一法;重加整理編纂,進行新的闡述又是一法。《吳中文庫》采用的方法正是后者,把吳中地區(qū)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舉凡歷代人物、名勝古跡、寺廟園林、風物特產、民風鄉(xiāng)俗、飲食起居、工藝美術、出土文物、古籍善本、各家詩文等等,分門別類,重新加以歸納整理,使我們見到了一個以前雖然有所知曉,卻了解遠不真切完整的豐富多彩的吳中人文風貌。對這套《吳中文庫》的總體評價,竊以為可用“立意高遠、編纂精審、嘆為觀止”十二個字來形容。
吳中文化,說到底是江南文化一個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尤其是晚清以后,吳中文化與海上文化聯(lián)系緊密,互動頻繁,互為表里,互相促進?!秴侵形膸臁返膯柺?,也對吳中文化和海上文化的比較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吳中文化源遠流長,是如何影響海上文化的,這正是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梳理、思考和探討的。(記者 蘇雁 通訊員 許學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