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之際,國內(nèi)某著名青年群體社交網(wǎng)站發(fā)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表示自己從未吸過煙的90后占64.5%;僅吸過一次的占18.3%;吸過一次以上且仍在吸的占16.2%。而在2014年,中國疾控中心認可的我國15歲以上煙民有3.56億,占總?cè)丝诘?/4。也就是說,如果上述對90后的調(diào)查具有普遍意義,我國的控煙形勢在未來可能得到極大改善。
實際情況極有可能不像調(diào)查結(jié)果那么樂觀,因為上述網(wǎng)站的用戶主要是大學生和剛工作的白領(lǐng),受調(diào)查者綜合素質(zhì)較高,對吸煙造成的各種危害了解較為全面。這一部分90后吸煙比例低,并不代表所有的90后吸煙比例低。而且,如果受調(diào)查者主要還在校園里,受學校里較嚴格的控煙措施的限制與保護,不能保證他們走上社會后不會成為新煙民。
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吸煙者不是90后的主流,認同吸煙、以吸煙為榮不是90后的主流價值觀。而且,不光不認同,至少對接受調(diào)查的這部分90后來說,他們還會主動營造控煙環(huán)境,視吸煙為一種不良行為。調(diào)查結(jié)果中就有這么一項:“當身旁有人吸煙時,35.6%的90后稱自己不僅反感,還會進行勸阻。”
讓90后乃至未來的“00后”、“10后”反對吸煙,關(guān)系到控煙大局的未來。從上述調(diào)查結(jié)果出發(fā),需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如何讓這些還沒怎么深入接觸社會的青年人,在走上社會后依舊“不忘初心”,堅持不吸煙并勸導身邊人不吸煙。第二,吸煙與否會不會是階層分化的具體表現(xiàn),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吸煙少,那么城市務工青年、農(nóng)村青年等群體中是不是仍盛行吸煙。
對第一個問題,不光要看允許吸煙的場合是否減少,更要看“容忍不吸煙”的環(huán)境是否增多。剛步入社會的90后,因話語權(quán)小,被動吸煙的概率很大。無論是上司、同事、朋友以社交為名,還是與合作伙伴打交道時因工作之名,都可能讓他們被強行改變。在各地“最嚴控煙令”實施的大背景下,對90后來說,底線是對別人遞來的煙說“不”的自由。
允許90后在吸煙問題上說“不”,上司、年長同事等話語權(quán)更大的人,不妨展現(xiàn)出雅量來。在不禁止吸煙的場合,煙民吸不吸煙,或許是他們的人身自由,但不勸導、不強迫不吸煙的人吸煙,這應該成為一條道德底線。假以時日,當這些90后掌握了更大的社會話語權(quán),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強勢地位,相信不吸煙的他們能給年輕一代創(chuàng)造更好的控煙氛圍。
擔憂吸煙成為階層分化的表現(xiàn),并非杞人憂天。2010年,中國煙草總公司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農(nóng)村吸煙人數(shù)兩倍于城市;廣州市控制吸煙協(xié)會的調(diào)查則表明,男性文盲的吸煙率為67.83%,大學文化程度的吸煙率為44.47%,女性吸煙率也以文盲、半文盲、中老年為最。這些年,伴隨著“拼爹”等熱詞的走紅,不少90后感慨階層板結(jié)、階層分化也會投射到吸煙與否上。
減少因階層分化造成的吸煙人群的結(jié)構(gòu)性差異,縮小底層人群與上層人群、精英群體的吸煙率差距,根本措施是拓寬底層上升的通道,緩解底層人群的生存壓力。提高煙草稅率和價格,對購買力較低的人群能發(fā)揮直接的控煙效果。對年輕的90后奮斗者來說,要讓他們相信改變的“可能性”,不辜負他們向上、向前的拼勁兒。不吸煙屬于良好的社會風范,需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來認同。
我們都希望“90后不吸煙”成為普遍意義的事實。為此,需要做出努力的不光是90后,還有影響90后的每一個人。只要不吸煙成為青年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吸煙就會是越來越小眾、越來越不被認同的行為,控煙運動就能取得最長足的成效。(王鐘的)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作弊文化是公平社會的腐蝕劑
已是最后一篇
-
作弊文化是公平社會的腐蝕劑